宿迁市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宿迁市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市洋河新区“五注重五确保”推进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
发布时间:2019-12-05     浏览次数:     来源:网上宿迁

宿迁网讯 近年来,市洋河新区积极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抢抓省、市加快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的窗口期、机遇期,按照市委提出的不等、不怕、不躲、不偏、不虚、不折腾“六不”要求,全力推进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计划三年新建(改扩建)项目10个,共建住房5850套,改善5012户农民住房条件,约25260人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注重高位统筹,确保建得快。按照“区级统筹、区级实施、部门协力”的工作机制,市洋河新区统筹抓好规划编制、方案设计、政策制定、产业布局、资金筹措、工程建设管理等工作,做到高效运作、总体把控、系统推进。根据“整体规划、统一建设、分步实施”的总体原则,着力构建“1211”城乡发展体系。合理确定“进城、入镇、留村”比例,精心谋划安置点的具体位置、建设规模、功能配套以及小区的整体设计等,确保既能满足各类搬迁群众的住房需求,又能满足现有的人口布局规划;既能保持所有项目的连贯性,又能避免项目千篇一律。

注重分类施策,确保搬得出。在农房改善过程中,按照“六优先”的原则,合理确定搬迁群体和搬迁任务;在搬迁补偿上,根据“三镇合一”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搬迁补偿与安置政策;在安置房建设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建设方式,让群众有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

注重质量把控,确保建得好。建设标准上,配套齐全提档次。在公共配套设施“五通八有”的基础上,明确要求项目内全部配套开通天然气,让搬迁群众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管理上,多方监管保质量。从工程招投标、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质量监督、竣工验收等方面,全面落实五方主体责任;引导搬迁农户代表参与社会监督,全过程监督工程建设;建立农房项目巡查监管机制,从项目基础开挖到主体封顶,对每个环节、每个细节进行质量巡查和抽查,建立农房建设项目监理互查互评机制,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注重兜底保障,确保稳得住。持续优化完善“一达标四保障”体系,切实保障搬迁农户住房、医疗、教育等基本生活需求。特别是针对四类重点对象的搬迁安置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兜底安置政策,更好地保障了搬迁户的居住权。同时,对于选择放弃安置房,到洋河城区购买其他商品房的搬迁户,按市场价享受600元/m2政府购房补贴;对于仓集、郑楼片区想进城而又买不起市场上其他商品房的搬迁户,原则上在苹果小区、陆沟小区进行安置,安置价按2600元/m2进行结算,满足搬迁户进城愿望。

注重植入产业,确保能致富。在集中居住点选址时充分考虑农民集中居住后的生产生活问题,因地制宜植入更多富民产业。积极招引一些用工密集且技术含量不高的“三来一加”项目,满足群众就业需求。新建项目选址以方便搬迁群众生产生活和增收致富为首要考量,做到“四进入”,即进入主城区、进入新型社区、进入产业园区、进入旅游景区,切实满足搬迁群众就业创业需求。在大力发展“2+1”主导产业的同时,按照“旅游+农业”发展思路,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民宿旅游等,努力让农民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按照“一核两带四园多点”的城镇空间布局,加快建设古黄河生态富民产业带、徐淮路产业融合发展带,着力打造洋河国家农业公园,充分发挥神农时代·洋河农业嘉年华、润易国际农业科技园、斯味特苹果园、玫瑰小镇、永耕农业等农旅融合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以“反租倒包”形式,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刘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