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宿迁市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为推动农业走出去高质量发展谋良策
发布时间:2023-04-12     浏览次数:     来源:新华日报

春色明媚,草长莺飞。47日,由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外经中心)主办的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合作交流会(以下简称交流会)在北京举行。农业对外合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代表、部分省市代表、国内知名智库专家以及相关企业代表等一百余人齐聚一堂,共同分享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合作的经验成效,分析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合作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合作的发展路径。交流会还介绍了即将出版的《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合作分析报告(2022年)》相关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对外投资合作大幅增长,在丰富我国农产品进口来源、推动我国农业企业更好融入国际市场的同时,也为东道国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当地农民生计、带动当地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以及保障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中国已在117个国家和区域开展农业投资,对外投资存量达271.15亿美元,解决当地就业约18万人。

  主旨演讲中,外经中心主任张陆彪首先介绍了《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合作分析报告(2022年)》的核心内容和亮点。本次报告详细分析了当前全球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宏观形势、中国农业对外投资情况,包括企业、各省市对外农业投资情况等,并增加了对美日等农业强国农业对外投资、跨国农业投资动态等相关情况的分析。

  张陆彪表示,高质量推动农业走出去是建设农业强国应有之义,打造农业强国要利用国际市场,发挥企业主体优势来统筹国内国际资源。强化农业走出去平台载体抓手,进一步加强农业对外合作的“两区”建设。加强农业走出去政策创设和财政专项支持,为企业提供优惠的金融支持。

  聚焦推进“农业对外投资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企业专家就后疫情时代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合作的机遇与风险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作为跨国粮农企业,中粮集团已在海外开展投资十年。结合海外投资并购案例,中粮生物科技副总经理顾善松分享了他们的成功经验。他认为,中国企业在海外达成绿地投资或股权投资,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市场。“我们与荷兰尼德拉公司进行并购谈判时发现,吸引对方达成合作的最重要原因是中国市场,因为他们都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企业走出去一定要利用好这一点。”

  同时,顾善松也坦言,当前复杂变幻的国际政治环境是企业进行对外投资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一方面,民粹主义、投资保护主义抬头阻碍了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另一方面,国际冲突、地区摩擦等也会给投资带来许多不确定性。

  针对企业如何在对外投资中防范处理风险,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博士张哲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企业在投资之前要详细了解东道国的税收政策、法律环境、环保监管、土地政策等。其次,用好国家重要平台和载体。企业可以通过进驻我国在境外的农业合作示范区,依托示范区已有的产业链条进行发展。最后,用好公共服务产品。政府、研究机构、咨询机构等推出的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发展报告、营商环境指南等,将为企业提供重要参考。

  来自上海市、河南省、河北省、广东省和陕西省等省市的农业对外合作部门负责人也分享了地方推动农业对外投资合作的经验与路径。

  一直以来,广东省走在推动农业领域对外开放的前列。据介绍,截至2021年底,广东省在境外设立了82家涉农企业,累计投资额约6.3亿美元,企业境外资产总额约11.56亿美元。农业对外投资产业以渔业和农业服务业为主,产业结构日趋多元。投资地区以亚洲为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RCEP成员国为重点区域。投资主体以民营企业为主,龙头企业起带头作用。

  广东省农业对外经济与农民合作促进中心主任丘志勇介绍了广东省推动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主要经验和做法:一是帮助企业做好风险预防措施。政府联合科研机构、高校、银行等举办海外投资风险研讨会,向企业及时发布国际市场信息和国内外相关政策;二是立足供需强化区域布局合作。结合本省或本国与合作国的农业产业发展需求,支持企业有针对性地与重点区域或国家中信誉好、实力强的企业进行合作,提高合作稳定性;三是发挥集群发展效应。推出出口示范基地等举措,鼓励优势龙头农企主动牵头搭建可控产业链或在境外建立合作示范区,增加共同抵御风险的能力。